自闭症儿童(中级)训练内容及方案二,中级训练计划和方法共分为四个阶段,这是中级第二个阶段,自闭症中级语言与交流训练计划内容及方案。
自闭症(中级)训练计划可分为四大体系:基础训练、语言与交流训练、游戏和社交训练、自理和运动训练。以下语言与交流训练训练内容及计划。
本阶段计划包含:听声音说指令、语言指令、语言模仿、语言和概念、句子语法、知识和理解,应答与对话、积极的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等训练内容。
二、语言与交流内容及计划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语言指令、下达语音指令、语言模仿、语言和概念,字词量的增加和抽象概念的理解、句子和语法、知识和理解、应答与对话、主动交流、非语言的交流、学业等。
完成目标:
可以完成二段指令;如:
摸一下头,然后再见!
生活中自然场景的二段指令。
训练说明:
一次发出二段指令,如:
拍手、捏耳朵。
完成目标:
一次摆放三种颜色 X 三种以上的物品,在其中任意选择一个物品发出指令,如:
“给我红色的小汽车”
孩子能够完成。
训练说明:
颜色加物品:如:
红色的小汽车;
蓝色的积木;
让孩子在几个东西里面挑。
完成目标:
如:“把爸爸带来”,爸爸即使在其它房间里,孩子也会去其它房间找到爸爸,说“爸爸,来”之后,拉着爸爸的手过来。
训练说明:
如:
指令:“把姐姐叫来”;
姐姐在楼上房间里,孩子需要到楼上房间里,找到姐姐,对她说“姐姐,来”,然后再拉着姐姐的手下楼来到你面前。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否定指令、许可指令、禁止指令、二阶指令时长、多要素指令。
完成目标:
能分辨否定指令,如:
“不吃”
肯定指令:
“吃”
训练说明:
如:
不吃苹果;
吃桔子
完成目标:
能分辨许可指令。
训练说明:
如:
可以吃;
否定指令:
不吃。
完成目标:
能分辨禁止指令。
训练说明:
如:
不可以吃。
许可指令:
可以吃。
完成目标:
能完成从发出指令开始到课题完成时,需要30秒以上的二阶段指令。
训练说明:
这是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执行力和记忆力。如:
放10个西红柿,发出指令:
“把西红柿放在篮子里,把篮子拿到厨房去”
完成目标:
颜色 X 物品 X 指令和颜色 X 位置 X指令等三要素以上的二阶段指令能完成2组以上。
训练说明:
先学习颜色、形状、大小等基础形容词及表达单位之后在进行。
可以组合这些词来发出指令。如:
- 颜色 X 物品 X 指令:
选几个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积木,然后发指令:
“拍一下红色积木”
“蓝色积木放在地上”。 - 物品 X 位置 X 指令:
“坐在电视机前面”
“站在冰箱旁边”等。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三阶段指令、有礼貌的指令方式、面向全体的指令、对自己的指令等。
完成目标:
能完成简单的三阶段指令。
训练说明:
如:
连续三个动作的语音指令。
完成目标:
能听懂有礼貌的指令方式并遵从。
训练说明:
如:
请看、请听、一起走等。
完成目标:
在集体活动中,老师向全体同学发出指令时,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能遵从。
平时孩子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就可以。
训练说明:
如:
在家里训练时可以让家庭成员来假扮学生来和孩子一起接受指令,如:
说:“大家一起站起来”让孩子站起来。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内容:对自己的指令、物品 X 指示+物品 X 指示
完成目标:
做老师游戏时,在除了老师之外还有三个人的情况下:
- 不会应老师对其他人的指令;
- 老师对自己发出指令时能遵从;
- 老师对全体发出指令时能遵从。
训练说明:
在家里训练可以让其它家庭成员假扮学生和孩子一起接受指令,如:
先说:“大家一起站起来”,等孩子和大家一起站起来后,对其中一位说:“XX请坐下”,然后在对孩子说:“XX请坐下”。
完成目标:
拍一下小汽车后晃动一下玩具熊,像这样连续两个连续物 X 指示能够正确完成。
训练说明: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声音的大小、语音长短、声调的高低、声音的抑扬、音阶、句尾的模仿等。
完成目标:
单音、字词、句子等,每种都可用普通的声音、大声、小声区分着说。
训练说明:
如:
声音大小、高低的模仿
完成目标:
单音和词语都能用长音和短音分开说。
训练说明:
声音长短的模仿。
完成目标:
对于一些单音,如:
“啊”
能发普通音、高音、和低音。
训练说明:
声调高低的模仿。
发四声
完成目标:
能大致正确地按音阶唱简单的歌谣。
训练说明:
- 首先进行低音的1和高音1的模仿,因为这两个音的音阶相差较大,可以让孩子注意到她们之间的不同。
- 钢琴/电子琴/其它能发音的乐器电子/发出1、3、5、1高音,先让孩子正着唱,之后在反着唱;
- 单个音模仿1、2、3;
- 按着音阶让孩子练习唱歌。老师唱一段让孩子模仿着来唱,孩子学会后在模仿唱整首歌。
完成目标:
如:
“是啊”
“是哦”
类似这类句尾能听出并且模仿。
训练说明:
自闭症孩子常常会省略掉句尾词,因此要训练他们抓住别人说话的句尾词,并带着语调进行模仿。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单子和词语的增加、抽象概念的理解、增加名词、基本形容词、位置等。
完成目标:
学会200个以上的名词。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学会大小等10种以上的被动(选择)和表达(自己说)都会。
训练说明:
如:
大和小
首先要准备二个除了大小其它完全一样的物品,然后说:
“大”或“小”
让孩子选择对应的物品;
学会之后要求孩子主动来表达,如:
老师或大人指着“大”说:
“这个是…..”
让孩子主动说“这个是大”;
在生活种一定要注意泛化,另外熟练了以后可以选用三个物品来进行两两比较,让孩子知道形容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
大小、高低、长短、胖瘦、冷热、脏和干净、宽和窄、软和硬、快和慢、明暗、新旧、粗细等。
完成目标:
上、下、前、后、左、旁边1-5,知道“里”和“外”。
- 以自己为基准的位置,如:自己的前面和后面;
- 以物品为基准的位置,如:桌子上面、凳子下面、冰箱旁边;
- 物体 X 位置:给孩子东西,指令:“桌子上面”、“凳子下面”等物体 X 位置的形式指令能做到;
- 以人为基准的位置:姐姐的前面、后面、旁边;
- 孩子自己走向指定位置:如:让孩子去【桌子下面】(钻到桌子底下)【桌子前面】等指定地方;
注意:1-5不是在第一阶段全部都脚,而是在中级训练过程种一点一点地教。
训练说明:
上下、旁边、前后、里面(左右是上级的课程,4岁以后在教),上下比较简单,一开始就可以让孩子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或下面。
前后必须有个基准,所以比较难教,开始可以以物体为基准,如:放在冰箱前面、桌子后面;最后以人为基准,妈妈前面、爸爸后面等。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内容:所属、这个、这儿、增加动词、表情、性别和世代等。
完成目标:
对于孩子身体部位和常用物品,如:
- 老师说:“老师的眼睛”、“老师的鞋”;能正确指像“眼睛”和“鞋”;
- 指物体:问:“这是谁的XX?”能正确回答。
训练说明:
愤青物体的所属,一开始以身体组成为主,如:妈妈的眼睛,宝宝的鼻子,后面再是物体,妈妈的裤子,宝宝的袜子等。
完成目标:
在孩子面前放几个物品,问:“XX是哪个?”能回答“这个”;问:“XX在哪儿?”能回答“这儿”。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用40个常用动词回答“在做什么?”。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用40个以上动词回答“在哪里?”。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用五种以上感觉词,如:疼、痒、舒服;
能回答“怎么了?”。
训练说明:
如:疼、痒、舒服、吵、静、炫眼睛等。
完成目标:
给孩子看大人生活中的表情(不含动作的语言),问“在做什么”时,能回答“在哭”、“在笑”、“在生气”使用卡片的时候也能正确回答。
训练说明:
三个基本的表情,“哭”、“笑”、“生气”,开始时最好不要用卡片,因为比较难看懂,可以自己拍摄一组自己的表情照片,等熟练以后在用卡片进行。
完成目标:
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宝宝、男孩、女孩,被动(选择)和表达(主动说)都学会。
训练说明:
性别:刚开始最好不要用手画的图片,不好看懂,建议使用真人卡片。
世代:性别大致学会以后,准备一些真人卡片,最好孩子不认识的人物卡片。
完成目标:
以孩子自己、老师、其他人为对象,在问:
“在干什么?”时;
能正确回答:“高兴”、“难过”|“生气”、“害怕”“、”吃惊“也会回答。
训练说明:
如:
以笑为例:
- 能辨识别人的感情,大人在孩子面前笑,问她:“我在做什么?”,让他回答“在笑”,接着问他:“是什么样的心情?”,让他回答“高兴”。
注意:刚开始感情和表情要挂钩要一致,这样比较好理解。刚开始时可以使用家里人自己拍照的表情来进行,问:“她们在做什么?”,“她们是什么心情?”后期可以使用卡片教具来进行。 - 区分自己的情感,最开始孩子在笑的时候,按照“在做什么?”,“是怎样的心情?”的顺序来提问,熟练后,在孩子没有笑,只是表现出喜悦的表情时问她“你现在时什么样的心情?”让她回答“高兴”。
完成目标:
这个、哪个提问:“哪儿?”、“哪个?”时;
对用手能碰到的东西能回答:“这个”;
对用手不能碰到的东西能回答:“那个”。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在5件物品中拿出按照老师要求指定的3件物品.
训练说明:
先开始4个中间拿3个,熟练后增加到5件物品中拿3个。
完成目标:
大小不同的4-5个物品随意摆放,发出指令:
“拿出最大的”
“再拿出最大的”
“再拿出最大的”
“拿出最小的”
每次都能拿对。
关于大小比较熟练之后,也可以进行其它基准的比较,如:
让孩子选择“最长的”、“最短的”、“最高的”、“最低的”等。
都能正确拿取,最后可以让孩子按照顺序排列。
训练说明:
先用大中小3个,熟练了可以慢慢增加。
可以使用星雨童行【比大小】卡片,含大中小3张一组。
完成目标:
多、少、全部、满满的、一半、空的、被动(选择)和表达(主动说)都会。
训练说明:
如:
准备4杯水,分别装有0%、30%、50%、80%、100%的水,分别以“空的”、“少的”、“半杯”、“多的”、“满满的”五个量的概念来学习(可以从3个量开始,空的、少的、多的)。
在学习“一半”的概念时,可以递给孩子四个积木,指示:“把他们对半分”,让孩子把积木对半分开,也可以尝试6个、8个,但要避免奇数,如:7和5.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两个词语的短句、句子时态、三个单词的短句、助词等。
完成目标:
能够正确完成:
“放进去“和”拿出来”
等五种反义动词指令。
训练说明:
如:
“放进去”、“拿出来”;
“开门”、“关门”;
“穿衣”、“脱衣”;
“举起”、“放下”;
“放上面”、“放下面”。
完成目标:
能区分并使用“唏哩啪啦”、“噼噼啪啪”、“叮叮咚咚”等10中以上象声词。
训练说明:
“唏哩啪啦”、“噼噼啪啪”、“叮叮咚咚”、“乒乒乓乓”、“叽叽咕咕”、“轰隆隆”、“淅淅沥沥”、“扑通扑通”、“滴滴答答”等
完成目标:
能正确完成从基本形容词来的副词的指令,比如:
“重重地敲”、“轻轻地敲”能理解“慢点”,“快点”等常用副词。
还有表示时间的“还没有”和“好了”等。
训练说明:
在让孩子完成指令前,先让孩子被动地理解概念,如:
用玩具小车在孩子面前慢慢地移动,问他:“怎么样”,让他回答:“慢慢地跑”。
接着把小车递给孩子,指示“让小车慢慢地跑”。教“还没有”和“好了”时,是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比如画图什么的,在进行到一半时问他:“好了吗”,让孩子回答“还没有”。好了的话,就回答“好了”。
完成目标:
对提问“开始”、“然后”、“最后”,以及“第—”、“第二”、“第三”,能按照摸玩具的顺序或赛跑时到终点的顺序正确回答。
训练说明:
刚开始桌上放2个物品,一边说着“开始是苹果,最后是桔子”,一边去摸。让孩子也同样来模仿,熟练之后,随机轮换。
“第一”、“第二”也可以教。然后增加到3个物品,同样的方法学会“开始”、“然后”、“最后”,和“第一”“第二”、“第三”。最后是泛化,如:
指令:“开始上床,然后闭眼,最后睡觉”等有三个阶段的指令。
或者让孩子看三辆车的比赛,到达终点后,问他:“哪辆第一,哪辆第二,哪辆第三”,让他回答。又或者往桌子上一张一张放食物的卡片,全部放上去后,问他:
“第一张放上的是哪张?”
“第二张呢?”;
“第三张呢?”。
注意:随机轮换还比较困难的孩子,可以就照着顺序来问。也就是说:
按照“开始”、“最后”的顺序问就好,不要第一个问题就问“最后的是什么?”。
完成目标:
在生活中会正确说“物品 X 物品”、“颜色 X 物品”、“物品 X 动词”的两个单词的短句。
“人 + 动词”的两个词语的短句,能区分2个人加2种动作。
训练说明:
基本训练方法是在桌面上用实物练习,先让孩子被动地选择,选对后让孩子说出来。如:
在“取两个物品”的训练中,在孩子取了物品后,问他:
“把什么东西给我了”,让他回答:
“苹果和香蕉”。
刚开始没有“和”也可以。尝试其它物品,让孩子学会用各种各样的组合。熟练之后,让孩子尝试加入“和”。
其它也一样,这里不要求语法的绝对正确,如:
说“红色杯子”就可以,不必一定要说“红色的杯子”,等孩子熟练了之后再加入“的”字。
完成目标:
能区分: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这个阶段老师的提问中需要含有提示。
训练说明:
“做”、“正在做”、“做了”。
如:
让孩子看老师准备切的动作,问他:
“现在开始做什么?”,让他回答:
“开始切”;
问他:“正在做什么?”,
让他回答“正在切”;
切完后问他:“做什么了?”;
让他回答:“切了”。
完成目标:
用1个物品,2个人和2个动作,可以组合出4种三个词语的短句,把内容做成图给孩子看时,被动选择和主动表达都能做对。
训练说明:
如:
学会“爸爸吃苹果”这样三个词语的短句形式。
完成目标:
会说:“好”、“太好了”
训练说明:
语气助词:也叫语气词,通常用在句中间或者结尾,描述说话时的语气或者状态。如:
在表示复杂语气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语气词来表示,如“啊,你真聪明呀!”。
相同的语气词有时根据前后文、语境的不同,也有各种不同的意思,如“你真厉害啊!”(赞扬),“你真是厉害啊!”(批评,反语)。所以,语气词没有实义,也不能单独使用。
完成目标:
能区分: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这个阶段老师的提问中不在含有提示。
训练说明:
如:
让孩子看老师准备切的动作是;
问他:“怎么样?”,让他回答:“开始切”,问他:“怎么样?”
,让他回答:“正在切”。切完后问她:“怎么样?”,让他回答:“切了”。
完成目标:
会说:“你真厉害”、“你真好”
训练说明:
语气助词:也叫语气词,通常用在句中间或者结尾,描述说话时的语气或者状态。如:
在表示复杂语气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语气词来表示,如“啊,你真聪明呀!”。
相同的语气词有时根据前后文、语境的不同,也有各种不同的意思,如“你真厉害啊!”(赞扬),“你真是厉害啊!”(批评,反语)。所以,语气词没有实义,也不能单独使用。
本节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动物叫声、这是什么、部位名称、物品的功能、功能分类、回忆、物品的颜色和形状、物品归类、动物的特征、交通工具的特征、信息交换型对话、感想、谁做了什么、基于过往经历的问题、喜欢、讨厌、不喜欢。
完成目标:
能回答出10种以上动物的问题,如:
“小羊是怎么叫的?”
“小狗是怎么叫的?”
“这种叫声是什么动物?”
训练说明:
给孩子看物体的一部分,或声音的一部分,或者不给她看到只给她用手摸到,使用这种方法能正确说出5种以上物体的名字。
完成目标:
知道并能说出几种动物的身体部位名称和位置;
知道生活用具和交通工具的部件名称和位置;
同龄人知道的种类差不多就好。
训练说明:
动物上特有的身体部位的名称,如:
尾巴,羽毛,角等
身边动物的身体部位,如:使用大象的卡片,从被动选择和主动表达两个方面来教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背、肚子、脚、尾巴等的位置。
交通工具的组成部分:如:车门、方向盘、灯、窗户、机翼、直升机的螺旋浆、三轮车、自行车把等;
衣服上的部分,如:衣服及裤子的口袋、纽扣、袖子等;
电器和生活用品的组成部分的名字,如:电视机的开关、遥控器、伞把、按钮等。
完成目标:
知道并能说出几种动物的身体部位名称和位
训练说明:
如:
先让孩子喝果汁,然后问她:“刚做了什么?”
让他回答:“喝 果汁了”。
然后问他:“果汁是用来干什么的?”;
提示他回答:“用来喝的”。
其他的东西也是同样的方式进行,并且不是单单让他回答“用来做什么的”,还要服从有关物品的指示,回答关于那个事物的动词等等,从多个角度进行练习。
如:
茶、果汁是喝的东西;
帽子用来戴的东西;
鞋子和袜子用来穿的东西;
小刀和剪刀用来剪的东西:
毛巾用来擦的东西:
铅笔、蜡笔、圆珠笔用来写的东西。
完成目标:
能够把功能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有复数种的时候,关于功能的问题被动选择和主动表达都能答对。
训练说明:
对各种各样的物品按照其功能进行分类。如:
果汁、茶、牛奶都是喝的东西;
衣服、裤子、鞋子都是穿的东西。
完成目标:
用手拿过的物品、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发生一分钟之后能正确说出来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颜色和形状,可以看着该物品来说。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让孩子在:
类别、功能、颜色、形状、场所,特征等归类方法中,每一种分类中有3种以上每种能说出3个以上物品。例如:
按照类别归类的话:交通工具、动物、水果这3种类别,每种都能说出3个以上物品;
按照场所归类的话:浴室、客厅、卫生间这3种场所,每个场所里的物品能说出3个以上,如:
浴室里有肥皂、毛巾、浴巾。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说出20种以上动物除了叫声外的特征。
训练说明:
孩子能理解的比较简单的特征就好,另外这里如果用动物模型教的话,如:
大象的鼻子长和耳朵大等等孩子可能无法理解,所以可以用和其他动物做对比来教。
如:找一只鼻子不长或耳朵不大的动物放在一起比较。
例:
大象:鼻子长、耳朵大;
长颈鹿:脖子长、吃树叶;
兔子:耳朵长、跳着走、喜欢吃胡萝卜;
狮子:有鬃毛、吃肉。
完成目标:
能说出8种以上常见交通工具的特征。
训练说明:
孩子能理解的比较简单的特征就好。
例:
消防车:红色、灭火、有警报声;
救护车:白色、送受伤的人去医院、有警报声;
警车:警察坐的、抓小偷。
完成目标:
有关自己的所持/拿的物品、自己的动作、自己的信息,如:姓名、年龄等)、过去经历过的事等。
能用这些信息进行信息交换型的对话。
训练说明:
示例:
1. 刚开始训练最简单的所持/拿物品;
老师:从桌上拿起一个苹果:“我有苹果”;
孩子:从桌上拿起一只枯子:“我有枯子”。
2.动作:
老师跳一下:“我跳”;
孩子转一圈:“我转圈”;
3.关于自己的信息:
老师:我是女的;
孩子:我是男的;
4,过去经历过的事:
老师:我去过超市;
孩子:我去过学校。
完成目标:
问孩子关于刚刚发生过的事情。
如:“怎么啦?”时;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回答;
“好害怕”;
“好痛”;
“好高兴”等。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让孩子说一个主谓宾组成的句子之后;
问:
“谁….啦?
“….做什么啦?”;
孩子能够辨别问题并正确回答。
例:
让孩子说:“妈妈吃饭”后;
问孩子:
“谁吃饭啦?”;
“妈妈做什么啦?”;
孩子能分别回答:
“妈妈”
“吃饭”。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有关当天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如:
外出回家后问:
“去哪儿啦?”;
“干什么啦?”;
“怎么样?”;
等复数个问题,孩子都能基于事实正确回答。
训练说明:
如果:
孩子想不起来或者虽然记得但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可以事先用手机拍好照片,回家后边看照片边提示。
完成目标:
对于“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能够对喜欢的东西说“喜欢”,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喜欢)”。
另外,
对类似:“喜欢什么水果?”
这样的问题,能够回答一些。
训练说明:
刚开始用吃的食物来进行,有关人的喜欢和不喜欢比较难。
完成目标:
被叫名字的时候能看着对方眼睛应答。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如:
“早上好!”这类双方说的话都是一样的寒暄用语时会看着对方的脸来说;
“走啦”、“走好”,这样双方说不同的寒暄用语能正确使用。
训练说明:
双方说不同话的寒暄语的教法:
刚开始很轻地说,别让孩子有鹦鹉学舌的机会,然后马上大声地说出孩子应该说的回应。
如:
轻声:“我回来了”;
大声:“你回来啦”。
这样的感觉。
在孩子学会说“你回来啦”后,逐步导入提示,
如:
老师说:“我回家了”,让孩子接着说“你回来啦”。
最后,老师说“我回来了”,不给提示,让孩子能说出
“你回来啦”。
完成目标:
至少会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和“几岁啦?”。
如果在上幼儿园,会回答幼儿园的名字和老师的名字。
训练说明:
这个阶段不要求特别理解,只要能够背下答案回答就可以了。教法和双方用语不同的寒暄一样。
完成目标:
除非是在专注做某件事,一般情况下在别人和自己说话时,50%-80%的机率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回答。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被问问题时只说答案,而不是在鹦鹉学舌地重复她人所说的话。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给孩子看她不认识的事物,问:“这是什么?”能回答:“不知道”。
训练说明:
把东西一个一个给孩子看;
问孩子:“这是什么?”
直到在途中遇到不知道名字的东西。
孩子无法回答的时候;
老师说:“不知道”;
让孩子仿说,并强化,逐步渐隐提示。
如果孩子说错东西的名字时;
老师说:“错了哦”;
再问他一次,这次让孩子回答“不知道”。
完成目标:
“要、不要”、“好的‘不行”这两组肯定和否定的表现能正确运用。这里注意回答必须代表孩子的真实意志。
训练说明:
“要’不要”可以用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如:香蕉,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如:桃子,来训练。
。
“好的、不行”可以用孩子喜欢的事来进行,如:抱抱等。和孩子不喜欢的事,如:“打孩子”来进行训练。
完成目标:
“对,吃吗?”、“去吗?”的提问,能够用动词的肯定或否定形式来回答。这里注意回答必须代表孩子的真实意志。
训练说明:
“要、不要”的教法,回答成“吃、不吃”
完成目标:
关于物体,学会区分“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等3种以上问题。关于人,学会区分“这是谁?”、“在哪儿?”等3种以上问题。
训练说明:
物体:“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
如:
准备一个孩子熟悉的物体,刚开始按:“这是什么”、“颜色是?”这样的顺序进行提问,熟练之后,任意随机地提问,让孩子回答。熟练之后,采取其他东西泛化。
在课程中慢慢地把问题“颜色是?”改成“是什么颜色?”。
人:谁?/在哪儿?/在做什么?
可以先用卡片教,熟练了之后用实际的生活场景教。
完成目标:
只在自己的名字被叫到时答应。只在自己的名字被叫到时遵从指令。
训练说明:
喊孩子的名字“xxx”,让孩子回应:“到”或者:“怎么啦?”。
接着对着孩子喊:“奥特曼”或者“变形金刚”。
如果孩子回应了,如果伴有举手的动作就制止,教给孩子做闭嘴的动作。
如果孩子没有回应,就表扬他进行强化。能区别动漫角色之后,这次喊“小红
”、“小明”,让孩子学会不回应,而只在喊自己名字的时候回应。
完成目标:
当老师提出关于物体的名称属性或现在和不太远的过去发生的事情的问题时,能用语言表达或身体动作正确表达:“是”/“不是”。
训练说明:
- 首先让孩子看苹果,然后对他说一个错误的名字“香蕉”,让孩子说“不对”。
说正确的名字“苹果”时,让孩子说“对”。 - 事物的名字熟练之后,让孩子尝试区分颜色等一些属性,或者动作等。
完成目标:
对于问题“有吗?”、“在吗?”能正确回答。
训练说明:
物品的教学:
如:在桌子上放置苹果、橘子、香蕉。问孩子“有苹果吗?”。
让孩子去摸苹果并回答“有”;
橘子和香蕉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接着问孩子“有草莓吗?”。
让孩子回答“没有”;
如果成功的话,就表扬孩子进行强化。
教人可以用布娃娃。
完成目标:
对问题“在吃吗?”、“吃了吗?”能用动词的否定式分别回答:“没在吃”、“还没吃”。
训练说明:
如:
吃不吃
去不去
喝不喝
看不看
做不做
玩不玩
完成目标:
给孩子看绘本的图画;
问:“怎么啦?”时,能够回答主人公的动作,与前一页的不同之处等。注意这里不要求细节。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会三种以上,如:“给我……”、“开…..”、“拿….”
训练说明:
为了让孩子能主动发出要求语言,尽量积极地制造大量的让孩子要求的机会,让孩子尽可能多的说出要求语言。
完成目标:
和她人在不同的房间里时,能大声叫喊他人的名字,如:叫妈妈/爸爸。
训练说明:
声音大小的训练完成之后再开始。
如:
让爸爸站在邻居家的门口,让孩子大声的喊:“爸爸”。
如果发出的声音很小的话,爸爸就不过去。发出足够大的声音后,爸爸就过去。爸爸过来之后,就进行强化。
完成目标:
能主动要求现在看不见的东西。
训练说明:
- 刚开始给孩子看孩子想要的玩具,在孩子说:“我要XX”之后给他。接着把玩具放在桌子下或者背后藏起来。
在孩子说“XX”的时候,就马上把玩具给孩子。不能说出要求的时候,就对孩子说“XX”来提示。 - 在日常生活中,也用同样方法尽量促使孩子能说出对看不见的物品的要求。
完成目标:
能叫了对方名字或者称呼之后再提出请求,本阶段要求能区分2个以上不同人物。
训练说明:
如:
在有两个以上的大人在场的时候。比如说让爸爸、妈妈拿着点心,然后轮流给孩子看。孩子想吃走过来时,让孩子说出:
“爸爸,给我点心。”、“妈妈,给我点心”。
如果喊错了就不给。
完成目标:
家里人再其他房间时,对孩子说:
“去XX那里说…..”能够照办。
训练说明:
刚开始时,和孩子一起去,让她说出需要传的话,并进行强化,慢慢地让孩子能后自己一个人去传。
完成目标:
在训练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至少在一种情况下会自发地征求许可说:
“可以…..吗?”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训练时能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使用“这是什么?”、“这是哪儿?”、“在哪儿?”。
生活中也时不时会自发提问。
训练说明:
“这是什么?”:
- 在做用实物或卡片的名词学习训练时,在几个孩子肯定知道的东西里掺一个孩子不知道的东西(最好放在第4或第5个),然后一个个问过去,问到不懂的那个时,孩子会犹豫或沉默,这时让孩子仿说:
“这是什么?”,
孩子说出之后进行强化。但是这时还不要告诉孩子东西的名字。所有的东西全都说完后,重新回到最开始,让孩子按顺序说名字。轮到不知道的东西的时候,让孩子说出:
“这是什么?”.
重复3次后,把那个东西的名字告诉孩子,当然这个东西以后就不能用了,需要再找新的东西。 - 在孩子能熟练地自己问:
“这是什么?”后,
大人在被问后马上告诉孩子东西的名字,然后让孩子记住,接下来告诉孩子不要重复问相同的问题了,这个训练就转为让孩子记住新词语。
“这是哪儿?”:用“这是什么?”的卡片方式教。
“在哪儿?”:在桌上上放上几个孩子很熟知的东西,对孩子说:
“把xxx拿来”,让孩子去把那个东西拿来。几次试行后,叫孩子去拿一个没有放在桌上的东西。孩子开始寻找但是怎么都找不到的时候,说:
“在哪儿?”
让孩子模仿。在孩子能够说出:
“在哪儿”后,
立刻把那个东西从藏的地方拿出来。慢慢地减少提示。
完成目标:
孩子一个人无法完成某个训练时,会向人说“帮我一下”或类似的表达来寻求她人的帮助。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会在适当的场合自发使用如:“我们….吧”句式,如:“我们走吧”。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提交求的时候使用句式:“我想”、“我要”。如:“我想/我要喝水。”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够理解区分三种以上的身体语言的指令并遵从。
训练说明:
如:
过来:招手;
坐下:双手放在胸前,手心向下;
站起来:双手放在胸前,手心向上:
制止:摇手:
安静:嘘的动作。
完成目标:
孩子来向老师请求某个行为的许可时,老师不讲话光点头的话孩子就会进行那个行为,老师不讲话光摇头的话孩子就不进行行为。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在对方看上去很高兴的时候提出要求或提议,在对方看上去不高兴的时候放弃。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通过模仿,从指定点开始画横、竖、斜线。能画点点和波浪线。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数(1-3)能被动地选出指定个数(1-3)的那一堆。
问“几个?”时能答出。
要求:“给我X个”时能正确给出。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能正确应答4-10个数的问题。
“几个?”、“给我X个”;
另外能够数出图画里物品的个数。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老师说出1-10种的一个数字时能正确选择数字卡片,被问答时能说出来。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给孩子看1-10中的数字卡,能够按照数字拿玩具。如:积木、弹珠等个数。给孩子看1-10个的玩具,能够按照实际个数拿数字卡。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简单的常用量词。
训练说明:
完成目标:
对拍、跳、转圈等,几次的指令能正确实行。对“拍了几次?”这样的问题能正确回答次数。这里只要求1-5次。
训练说明:
以上就是星雨童行整理的中级第二阶段的训练内容及方案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星雨童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160.com/%e8%87%aa%e5%8a%a8%e8%8d%89%e7%a8%bf/